福德宮記載

緣自二百八十年前(西元一七一六年),有福建省漳州府青年阿英師者,恭奉本尊「福德正神」,渡海來台謀生,行跡落於今天桃園東門公館頭(民生路與中山東路交叉口附近),以土為牆,搭草為屋,作為來台之後的落腳處,草屋坐東向西。按當時本地住戶,零落散佈,阿英師則以本處為中心,左肩挑福德正神,右肩挑謀生工具,巡迴於十五街庄內,行商為業。每至黃昏,即擇定一戶為投宿對象,當夜則供奉於該戶之神堂,同時接受敬膜祈福。

春來秋往年復一年,幾十年歲月,阿英師已入耄耋之齡,八十有餘,終於辭世仙逝。地方仕紳齋集議定,恭奉本尊福德正神於阿英師草堂內,以供十五街庄眾善信祈福膜拜。

時至乾隆五年(西元一七四0年),天運庚申,即二百五十年前,地方仕紳集議:從阿英師草堂的中間隔開,在右邊興建廟宇,坐東向西,正名為「十五街庄福德祠」,並受到「淡水巡按」武陵亞之賜匾。每年農曆二月初二、八月十五舉行祭典,七月十五中元節則舉行放水燈、設孤坪、普渡孤魂,並於建廟完成後一連三年,依民俗舉行「搶孤」。

民國二十五年,歲次丙丁,因為日本政府(當時為日據時代)拓寬道路,而廟位置正處路中心,被迫遷移,地方仕紳遂集合眾善信,最後大家一致同意:暫時寄放在大廟景福宮內。一直到民國四十年初,地方仕紳楊錦等善信,鑒於台灣已重回祖國懷抱,天下昇平,遂發起重建福廟之議,並由原廟附近熱心人士林、周兩家,在原廟址北方約三台尺右邊,捐獻現址(中山路二號)土地以供作廟基之用。

重建工程進行順利,歷時半年完成,在當年八月迎回本尊,入廟安座,神光顯赫、祈求有應,香火日益鼎盛,扥神福佑,地方日趨繁榮。

其後,經過六十年、七十四年兩次增修建,才有今日風貌。民國七十六年蒙縣府應允核准,正名為「桃園十五街庄福德宮」。

 

桃園十五街庄福德宮管理委員會謹誌